[今日更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卷答案

[今日更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今日更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今日更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南北手工业发展情况,与政治中心转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社会风尚无关,排除D项

13.B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司马睿主政南方是因为当时北方少数民族动乱导致西晋灭亡,而门阀士族对其的拥戴遏制了地方割据势力,在此种种条件下,东晋得以建立,并形成皇族与士族共同主政的局面,由此可知,材料旨在强调东晋门阀政治形成的特殊条件,故B项正确

材料没有比较皇权与士族权力,排除A项;材料与民族交融、士族制度无关,排除C、D两项

14.D材料反映的是李靖“华夷一体”的民族理念,这一理念的出现反映了唐代开明的民族观念,故D项正确材料与文化观念、对外政策、边疆治理无关,排除A、B、C三项

15.A根据图表可知,天宝年间和乾元年间,唐朝政府掌握的户籍数、人口数及纳税人数出现了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由于安史之乱后,唐朝地方割据势力日益兴起,在政治、经济上不断蚕食中央政府的相关权力,故A项正确

其他三项与图中数据变化并无直接关系,故排除

16.A三则材料反映了唐朝出现以贩菜、卖花为生的行当,粮食也开始大量出现在商品市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故A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土地兼并与小农破产的情况,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农业的多元生产,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当时农业生产水平,排除D项

17.(1)积极作用: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巩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传播了西周文化;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4分,任答两点即可)消极作用:地方拥有较大的自主权,为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2分〉(2)不同:分封制以血缘为纽带,郡县制则以地缘为纽带;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世袭,郡县长官则由皇帝任命,且有一定任期;分封制下地方诸侯拥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郡县制下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分,任答两点即可)认识:二者都是时代的产物,对当时的政权及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分,言之有理即可)18.(1)变化:由多元经济向单一种植经济转变;由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转变;由迁移生活向定居生活转变;由族群共同生产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转变

(6分,任答三点即可)影响:加重了土地的负担,加剧了人地矛盾,易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2分,言之有理即可)(2)经济现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1分)成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社会长期动荡,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长期的耕作,自然环境出现恶化,而南方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土地资源丰富;魏晋以来北民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方式

(5分)19.(1)影响:逐渐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崇尚军功、勇武好战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社会风气

(4分,任答两点即可)但是分户令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人们的亲情意识

(2分)(2)举措:说汉语;改汉姓;穿汉服;通汉婚

(2分,任答两点即可)实质: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转型

(2分)认识:接受先进文化,对于促进本民族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学习外来文明要结合本国实际,不应全盘照搬;注重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4分,言之有理即可)20.示例:观点: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制度构建推动了文化认同

(2分)论述:古代中国通过政治制度的构建和思想文化的统一传承,促使文化认同不断强化

秦朝统一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通过郡县制,有效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同时辅以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为文化认同提供了制度保障

后世历朝历代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体制,推动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促进了文化认同

西汉时期,董仲舒通过对传统儒学的改造,使其适应了政治形势的需要,被汉武帝确立为正统思想,并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的主流思想,并在更加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得到认可,成为古代中国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8分)总而言之,古代中国政治、文化制度建设促进了文化认同,促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

(2分〉(“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高一年级10月联考·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31058D-A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B.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C.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D.太宗谓长孙无忌房玄龄曰/三师以德道人者也/若师体卑/太子无所取/则诏令撰太子接三师仪注。

[今日更新]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5届高三期初学业质量监测试卷语文试卷答案

A.上阕首句点出了全词的时空场景,描绘出烛光摇曳,残夜凄凉的景象。B.“粉衣香翅”中以“粉”“香”写飞蛾的美丽,奠定全词对飞蛾的赞美之情。C.上阕后两句生发议论,人尚且以假为真,更不用说飞蛾会将灯看做火了。D.“为遮拦”这一动作细节描写,表达出了词人对飞蛾无端殒命的不忍之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策,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后代有以此取士。B.元稹,唐代文学家,诗作号为“元和体”,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曾共同发起“古文运动”。C.礼部,隋以后中央行政机构六部之一,掌管五礼之仪制及学校贡举之法,长官为礼部尚书。D.贡举,古时地方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至汉始合贡、举为一,而称贡举。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相关内容及其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结尾运用排比和比喻的手法,使得语言于整齐有序中见变化,严谨深刻中显生动。B.材料二第二段综合运用了引用、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使得论证逻辑严密,具体有力。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式的论证结构,其中第二、三两段采用了并列式的论证结构。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以语言为核心论题展开论述,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