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高二12月联考(24-203B)地理试卷答案。

2024届贵州省高二12月联考(24-203B)地理试卷答案。试卷答案,目前我们已经整理了2024届贵州省高二12月联考(24-203B)地理试卷答案。的各科答案和试卷,更多高中试卷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材料一1949年8月,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正式成立,标志着跨大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西洋的西方军事战略界线也基本划定,1955年5月5日西德加入北约

苏联对西德加入北的的即时而公开的反应,是1955年5月14日以苏联为首建立了包括东德和东欧国家在内的与北的直接相抗衡的华沙条约组织

于是,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个武装集团在欧洲大陆的中心地带相互怒目而视,两极格也逐渐定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两板格是不对称和不完全的

首先,美国和它的伙伴国实际上要比苏联集团强大

其次,两板格未能包括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有些国家和地区处于对立的两个联盟集团之外,这使两极格多多少少受到了牵制与限制,而且在两极格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多极的力量

摘编自徐蓝《20世纪国际格的演变一一种宏观论述》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在“一边倒”的总体特征下,新中国外交经历了一系列调整:从执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到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再到依靠“中间地带”力量的政策,逐渐突破建立在中苏同盟基础上的“一边倒”外交战略,转向“两个拳头打人”外交战略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具有鲜明的“内向性”特征,贯穿着独立自主原则和国际统一战线思想

1958年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中国开始鼓励和援助世界各地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积极倡导建立广泛的国际统一战线

毛泽东提出把国际依靠力量放在亚非拉三大洲的新兴国家上

这一时期新中国外交的核心目标是反对美苏,维护和平

发展与“中间地带”力量的关系,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核心战略

1964年中法建交,就是在此战略思想指导下的一个突破

摘编自陈少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际势的变化

(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并指出其基本依据

(8分)

2024届贵州省高二12月联考(24-203B)地理试卷答案。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石灰岩覆盖面积大,地下形态以地下河、溶洞和溶隙为主,洞穴发育较为完善。该地区洞穴数以万计,多位于喀斯特山区中低部地区(海拔700-1500米)。图6示意贵州洞穴密度分布,图7为责州等高线地形图,(1)简述贵州洞穴发育所具备的条件。(6分)(2)简述高海拔和低海拔地区洞穴发育少的原因。(4分)

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地带,是欧洲第三大河。以基辅为界,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2023年6月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发生爆炸决堤,部分地区遭受水灾,图3为第聂伯河流域简图。据此回答题图3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下图示意我国山东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分布,等高距为200m。某月当地时间上午9时站在M处处200m。顶部的观测者发现最高峰正好位于太阳所在方位。该区域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显著。(1)说明图示区域陆地地形的主要特征。(4分)(2)简要说明该区域地形特征对气候的主要影响。(4分)(3)比较甲、乙两处聚落规模大小,并分析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