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抚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4月)语文试卷答案

[今日更新]抚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4月)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今日更新]抚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4月)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今日更新]抚州市2024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卷(4月)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A.政动荡战乱频繁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可知从东汉末年到西晋结束三国鼎立面完成统一中国时,人口数量己经大为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是东汉末年至三国鼎立时期政长期动荡,战乱频繁,导致人口数量变化,A项正确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改变了人口布,但不会导致人口总数量大量减少,排除B项:北方自然条件恶劣并不是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C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排除D项

故选A项

26.东汉灭亡后出现三国鼎立面,随后西晋虽统一全国,但不久又陷入分裂,此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多个政权并立

这一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A.民族交融与繁荣开放B.经济发展与文化停滞C.民族融合与区域开发D.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东汉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政权分裂与民族融合,D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不包括括繁荣开放,排除A项;该时期,佛教传入,中外文化交融,不能体现文化停滞,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区域开发,排除C项

故选D项

【点睛】27.战国时期,孟子提出“尊贤使能”,强调君主不用贤则国家危亡:墨子认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韩非子要求将才干纳人考核体系,这些主张A.限制了人才的自由流动B.适应了兼并战争的需要C.表明诸子思想趋于致D.标志着宗法制度的崩溃【答案】B【解析】【详解】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图强,竞相招揽人才以赢得兼并战争中的优势地位,B项正确:重视选贤举能有助于打破传统的“世即世禄”制度,促进人才流动,排除A项:各学派重视人才,但其立场、标准等均存在差异,“诸子思想趋于一致”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重视人才不代表宗法体系崩溃,排除D项

故选B项

28.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

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第10页/共14页

2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文艺与历史的关系人手,引出下文关于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的论述,B.第三段诠释“大历史观”概念的含义,是为了更好地论述大历史观在文艺创作中的作C.文章以水浒传荡寇志》为例,论证了不同的历史观对创作出不同作品的影响很大。D.文章紧扣优秀作品的创作问题,层层深人地论述了大历史观对于文艺创作的指导意义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运Bλ.“一日春”交代送别时间;“犯斗槎”运用借代手法,点明家静及第后的出行方式,照应题目。第后的出行方式,照应在梦B.颔联运用想象手法,虚写家静能够在梦中连夜回到蜀道,间接表现了家静对官场的厌恶。颈联中的“白头”与“蓝绶”,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展现了家静年事已高、官职低微的静对官场的厌恶。形象。静年事已高、官职低微的D.全诗不见离别之伤,饱含诗人对友人的安慰和劝勉,寓深沉的情感于朴实自然的语言之中。

6.下列对材料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B.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C.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D.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A.杨莹背着沉重的行李,冒雨走在通往火车站的漫长道路上,天空布满了阴霾,路旁的树木凋零,她不断地想着内心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B.戴着鸭舌帽的汉子不屑看其他人一眼,只是玩世不恭地玩着桌上的纸牌,杨莹也靠着门旁的墙壁站了很久,不知如何提出自己的请求。C.杨莹爱雨,她童年时在雨地里奔跑、嬉戏,长大后喜欢打着雨伞在雨里散步,而现在,她感觉在雨中已不需要雨具,任雨水无情地冲刷。D.杨莹默默地下了车,没有回头也没有感谢,只是默默地伴随着各种声音站在雨里,压抑着对司机班汉子不满的内心,直到最后汽车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