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更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信息卷(三)3语文试卷答案

[今日更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信息卷(三)3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今日更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信息卷(三)3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试题答案

[今日更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信息卷(三)3语文试卷答案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我们

9.下列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是()A.H20和H2O2B.金刚石和石墨C.Na和NatD.千冰和CO2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B.HCI的摩尔质量等于1molHCI分子的质量C.影响1ol气态物质体积的主要因素是其所含微粒之间的距离D.只有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才约为22.4L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少量稀盐酸:CO32-+2H+=C02↑+H2OB.氧化铁粉末溶于稀盐酸:Fe2O3+6H+=2Fe3++3H2OC.氢氧化钡溶液与疏酸反应:Ba2++OH一+H++SO42-=BaSO4↓+H20D.钠与水反应:Na+H2O=Na++OH-+H2t12.在澄清透明且显强碱性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Kt、Na*、SO42-、MnOaB.Mg2+、CI-、K+、NO3-C.Na*、CI-、HCO3-、NO3D.Ca2+、Na+、Ht、CI-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可在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B.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均显碱性,可用作食用碱或工业用碱C.纯净的H2在C2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出现白雾D.氯气能使鲜花褪色,说明氯气有漂白性14.下列含氯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单质和氯气直接反应得到的是()A.FeCl2B.CuCl2C.AlCl3D.AgCl15.下列有关焰色试验说法正确的是()A.铂丝可用稀硫酸来清洗B.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则表明待测液中一定含有Na+,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C.焰色试验是化学变化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KMnO4→MnOzB.Fe→FeCl2C.CaC03→C02D.CuO→Cu17.下列表示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2x2e高温2eA.2CuO+C=2Cu+CO2tB.☐点燃2NaCl2=2NaCl4e得到2e得到6eC.C02+C高温三2C0D.2KCl03=2KC1+302t失去2e失去6e高一化学学科试题第2页(共6页)

[今日更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信息卷(三)3语文试卷答案

4.下列关于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虽然中国单座建筑与欧美全座建筑有很大区别,但若以西方建筑学和美学标准审视中国建筑,中国建筑是经得起推敲的。B.坚固是建筑的一大要素,但人们选择的材料不一定是最坚固的,建筑材料的选取有偶然性,而且人们习惯沿用所选的材料。C.建筑美的大部分精神在于对建筑的权衡中,这种美的精神依附于合理适用的结构上,是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关联的。D建筑三要素中,适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失掉功用的建筑,会因失去价值而退出历史舞台,具有新功用的建筑也在不断产生。

[今日更新]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信息卷(三)3语文试卷答案

A.珪壁,意思是古代祭祀、朝聘等所用的玉器,也指爵位、官职,也可以比喻高尚的人品或佳作。这里用的是该词语的本义。B.天地与之,“与”可解释为“帮助”,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的“与”意思不同。C.今人主轻刑政,这一句中的“今”字,与班固《苏武传》中“今不听吾计,后虽欲见我,尚可得乎?”中的“今”意思相同。D.君人者,文中是“统治人民的人”,与《谏太宗十思疏》“君人者,诚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中的“君人者”意思相同。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口忙”语意双关,既指因言事和写诗而获罪,又指为谋生糊口,并呼应下文的“鱼美”和“笋香”。B.“事业转荒唐”指诗人因“乌台诗案”而仕途受挫,被贬黄州。“荒唐”蕴含诗人对过去经历的自嘲。C.颈联中,“员外置”前用了“不妨”,“水曹郎”前用了“例作”,体现了诗人在遭遇人生逆境后的旷达。D.尾联写诗人因没能为朝廷效力却白白花费国家的钱银而感到惭愧,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之情。

1.默写。(10分)(1)战争生活是诗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渲染了大战即将来临时的紧张气氨和危急形势;杜甫的“,.”(《春望》)写出了战火不断,诗人期盼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曹植的“,”(《梁甫行》)则记录了人们为避战乱,带领妻儿逃进山林险阻之地的悲惨现实。